吴玉章学术论坛系列

吴玉章学术沙龙2019年第13期(总第104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10.19

10月17日中午,吴玉章学术沙龙2019年第13期(总第104期) 科研提升系列:如何在主流期刊上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930会议室成功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教授作了题为《如何在主流期刊上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郭瑜副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会,来自我校各院系的8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朱旭峰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和切实经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题报告:第一,如何结合一般性理论来讲好“中国故事”;第二,论文投稿、修改和发表过程一般性的情况;第三,个人国际期刊论文的发表经验。 

朱旭峰教授首先通过两个案例——撰写主题为“政策变迁性与专家政策参与”和“政治流动性和创新的动态扩散”的两篇论文,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在主流期刊上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如何将“中国故事”总结为一般性的公共管理学基本问题。 

随后,朱旭峰教授从双匿名评审流程及出版周期等方面具体介绍了论文投稿、修改和发表过程。 

在介绍了本人SSCI论文发表情况与投稿经历后,朱旭峰教授从心理建设、论文写作过程、选刊和投稿、论文修改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经验与心得分享。朱旭峰教授指出,要学会审视自我,做好2-3年颗粒无收的准备,做好被评阅专家批得体无完肤的准备,做好一篇文章3-4年发表周期的准备。要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保证自己知道国际学术前沿以及个人所处的位置。朱旭峰教授还提倡,在英文论文写作时应避免产生依赖思想,过分倚靠外国学者,要独立、或与中国学者合作,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朱旭峰教授简单总结,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发表,是中国学者向世界介绍中国发展成功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在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一般性理论,让学者跳出“中国例外论”的局限,放眼全球各国的实践,思考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要讲一般性理论,让不关心中国的国际学者也能够理解中国。 

参加讲座的师生分别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如“如何解决写英文论文时英语表达不够纯正的问题”“如何同时构思多篇论文”“如何在投稿后让文章得到快速反馈”“如何解决论文的概念化构建部分翻译成英文后出现的准确性偏差问题”等,向朱旭峰教授进行了热情提问,朱旭峰教授根据其丰富的发文经验均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郭瑜副处长代表各位师生向朱旭峰教授表示了感谢,本次活动在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