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

发布时间:2011.12.15

7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年度盛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定位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中外专家学者在此间提出了最值得关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北京共识”和“新农村建设十大焦点问题”。

论坛开幕式当天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为论坛发来致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周声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韩国前农业部副部长李相茂、日本农业经济学会会长甲斐谕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农民代表、大学生志愿者、企业家代表、各地在一线从事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政府官员以及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近500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致开幕辞。

纪宝成校长在致辞中强调“要把问题眼光、实事求是精神作为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他表达了自己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点:研究农村问题要遵守客观规律、体现客观规律;解决农村问题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全文链接)

大会宣读了周铁农副主席和尹成杰副部长发来的致辞。周铁农副主席和尹成杰副部长在致辞中一致指出,此次以“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为主题召开的论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表示“相信会议的成果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周声涛书记、温铁军院长先后作了题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流通》、《新农村建设:经验与教训》的主题报告。李相茂副部长、甲斐谕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也分别作了题为《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日本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启示》、《人口流动与新农村建设》的发言。

当日下午,六个主题分论坛同时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着“新农村建设的国内实践”、“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事物”、“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与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和“新农村建设与国际经验借鉴”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一、如何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及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问题;

二、贫困地区儿童辍学、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乡土教育重建等农村教育问题;

三、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为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重建问题;

四、小规模分散农民的联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

五、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方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问题;

六、农地制度改革,农地征用过程中的补偿不足与失地农民问题;

七、农村乡镇机构改革、乡村公共负债以及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等乡村治理问题;

八、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城市“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不平等待遇问题;

九、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十、农村能源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全体与会者还一致通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北京共识》,共识提出:

一、我们——身体力行的中国知识界、青年志愿者和农民中的新农村建设积极分子,参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6》的中国和亚欧国家的与会者们,于2006年7月6日会集北京,凝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识,宣示参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展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个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前景。

二、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将为历史所铭记——自此,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13亿人口的中国大地兴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7.5亿农村人口可预期的图景。

三、在举国上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我们必须冷静体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要旨,即:让包括亿万农民在内的广大民众分享繁荣,谋求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以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分享繁荣的“全面小康”为大目标的中国新农村建设,其主体是新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最显著的标识。

五、众所周知,是亿万农民28年前的自发改革推动了整个中国的改革。如今,新农村建设仍然需要以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但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寻找重新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的办法,才能真正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

——只有在农民骨干的带动下,让广大农民充分施展创造力,自主参与和有效监督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才可能克服各种制度障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民的主体地位来自有保障的、符合国情的土地产权和其他当地资源的产权。只有进一步完善村社所有、农户承包的财产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只有农民真正掌握自己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平等权利,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户为基础,但更需要组织大量具有规模效应、外部效应的公共事业,维护共同利益;新农村建设的投入,除了物质资本和教育、卫生等人力资本外,更需要社会资本。

——社区内民众的长期合作能力,需要社会/社区凝聚力,需要有自主意识,追求社会/社区利益最大化的领军者。

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已经将新农村建设列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的首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所有部门和干部,都应该以此为依据调整工作方式,模范地履行依靠农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责任。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人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特别需要非农集团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城乡所有阶层所有民众的良性互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在农民的国民待遇得到改善的同时,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温铁军院长最后为论坛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论坛涉及面广、参与人多、层次丰富,与会专家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也是见仁见智,“这标志着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们更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农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温院长认为,与会人员进一步确立了“农民主体”的观念,“这是研究和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重点”,他强调“‘三农问题’,农民为首,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他进而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改革为突破点,而改革的突破点在于改变农村的上层建筑。”在发言的最后,温铁军院长强调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真真正正地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他倡议所有的人都要积极关注、积极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因为“世界是我们的,做事靠大家”。

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乡村建设中心承办,在论坛筹备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还专程赴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乡村建设中心视察,预祝论坛成功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于2001年发起,每年一届的论坛旨在给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提供交流思想、研讨学术、关注社会、求解难题的机会,被公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最高水平的论坛。

附件:

第六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