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

发布时间:2011.12.15

6月18日上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5”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14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翘楚在论坛上发表学术演讲,纵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之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路建平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防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0名学者和师生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容纳400人的会场在论坛开始前即已座无虚席,不少学生提前一个多小时就进场,部份同学就在会场四周站着听讲。

早上9时,论坛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代表学校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学者和师生表示欢迎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路建平先后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随后,论坛进入主题演讲。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之路”,围绕主题设置了三个论题:“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模式”,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和中国的未来发展,重点讨论冷战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状况,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全球化的进程、本质及其影响,讨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其中国未来发展道路问题。14位中外学者围绕主题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学术演讲。

论坛第一个论题“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教授主持。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政治学客座教授、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戴维•麦克莱伦在题为“全球化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演讲中,界定了全球化的涵义,分析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机遇以及人们对待全球化的不同态度,回顾和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思想。经济学教授、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在演讲中,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概括了三个阶段的基本主题,并做出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时间继起性问题、而第三阶段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空间并存性问题的新论断。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哲学系教授、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戴维•施韦卡特在题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民主批判及其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影响”的演讲中提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强有力的民主的批判,这种批判所导向的民主化经济运行模式将与资本主义一样高效,但将比资本主义运行得更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作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主题演讲。他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地位以及影响,提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在“中国和平崛起:全新的国家发展道路”的主题演讲中,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梦想讲起,系统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之路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概括了中国政府进行应对的三大战略。

论坛第二个主题“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主持。莫斯科法律学院教授、俄罗斯哲学学会第一副会长、全球性问题研究专家亚历山大•尼•丘马科夫演讲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方法论问题”。他分析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对全球化的描述,提出要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上研究全球化。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作了题为“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演讲,分析了全球化的成因、特点与正负效应,并鲜明地提出经济全球化最终必然导向全球社会主义。德国格林自由大学哲学教授、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沃尔夫冈•弗里兹•豪格作了题为“全球化、高科技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因此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分析高科技生产方式。他还提出,正如萨特所说的,马克思是不可超越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树发的演讲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形态现实”。他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并提出了“世界社会形态”的崭新概念,剖析了提出这一概念的重大意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社会理论和比较史学中心主任罗伯特•保尔•布伦纳在题为“繁荣、泡沫和衰败之后:美国经济走向何处”演讲中,分析了美国经济长期下滑的原因,揭示了美国经济的走向。

论坛第三个主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模式”,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齐鹏飞教授主持。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联合国“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协调人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的演讲题为“马克思的科学构想与中国经验”。他认为马克思虽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但没有提供一个具体的模式,而各个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必然会选择不同的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经济学教授、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吴树青作了题为“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主题演讲。他在深入分析苏东与中国改革模式差异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性。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梅纳得•德塞的演讲题为“中国能跳出历史的‘定律’吗?”他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之后,才能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期超越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在题为“论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道路”的演讲中,概述了中国改革道路的实质、特征、经验及其意义,分析了中国进一步改革面临的形势和前景。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做结题演讲。程天权对中外学者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他说,这次论坛促进了中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搭建了一个国际对话的平台,这必将极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为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而发起并主办的。自2001年第一届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当代价值”、2002年第二届的“与时俱进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第三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2004年第四届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其主题紧扣当代中国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脉动,为中外学者提供一个前沿对话和思想碰撞的学术平台。

21世纪的第一个二十年,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乃至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演变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的宏观背景下,本届论坛直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当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焦点”问题,汇聚众多国内外著名学者,面对面地讨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分析全球化的进程、特征及其未来影响,讨论中国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等重大问题,旨在为“和平发展”的中国的建设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

专题链接http://news1.ruc.edu.cn/102376/102591/

 

附件:

第五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