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跨学科案例开发项目结项评审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10.23

1018号下午,受科研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在明德主楼206成功举办了首批跨学科案例开发项目结项专家评审会。经济学院的王孝松教授和信息学院的余艳副教授分别汇报了他们的结项课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竞争策略探索》和《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领导力、知识与生态系统多视角分析》。评审委员会由伊志宏教授、宋远方教授、程大为教授和杨波副教授组成,伊志宏教授任评委委员会主席。科研处沃晓静副处长、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马胜利主任列席会议,来自不同学院的多名师生旁听了评审会。

伊志宏教授首先介绍了跨学科案例开发项目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实践中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和综合化,打破独立单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模式,发展跨学科的方法来应对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一种共识。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在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并且是国内最早一批倡导、支持和实践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的高等院校,我校应充分发挥这两大优势,鼓励和支持开展跨学科案例开发工作。因此,科研处从2015年开始每年资助24项的跨学科案例开发项目,项目周期为两年,成果要求包括跨学科案例、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等。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受科研处委托,对该项目进行立项和结项评审。从首批立项到现在两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对该项目进行了包括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项评审等一系列严格的项目管理方法,以确保该项目能产生良好的成果和效果。

王孝松教授向评审专家们汇报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竞争策略探索》的课题成果。该课题以中国自贸试验区竞争策略的制定方案为分析和研究对象,综合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视角和方法论对中国近年来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的竞争策略进行系统全面的跨学科案例研究和分析。充分利用特定自贸区产值、贸易额、吸引外资额、就业、利润等各方面数据,详尽地考察其制定竞争策略的背景和约束条件,并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探寻中国自贸区制定竞争策略的方法与路径。本项目以国际经济学和行政管理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将对外开放战略、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同政府行政管理研究结合起来,进一步为形成和完善自贸试验区竞争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余艳副教授向评审专家们汇报了《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领导力、知识与生态系统多视角分析》。本跨学科案例以“三诺集团”为对象,梳理了三诺转型与发展历程,并从多角度剖析其成功蜕变的关键要素。做为一家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三诺从一家模具生产企业发展成为当前具有跨界整合规划能力的百亿规模企业,在设计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中演绎了一部独特的“创梦者之歌”。本课题组将三诺的成功转型归因于三诺的核心竞争力、驱动力和支撑力,凝练出“三诺成功转型的钻石模型”。三诺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董事长的非凡领导力,强大的“诺文化”,独创的OPM商业模式,合纵连横的创新生态发展,成就彼此的合伙人治理机制与内部创业。本跨学科案例项目形成包含9个独立案例在内的多视角、多主题融合的系列案例组合。

评审专家们对两位老师的项目成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两位老师都是各自领域科研能力非常强的青年学者,能有兴趣和决心深入到一线实践中进行调研和访谈,这正说明了科研处资助跨学科案例开发的重大意义。两位老师不仅获取了丰富的一手数据、开发出适用于跨学科课堂的教学案例,并且在国际顶尖期刊和国内B类期刊上发表了若干篇论文,以及多达十几万字的调研报告。评审专家们指出两个项目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例如:所开发教学案例还要加强跨学科的特性、教学案例的故事性要更强、分析的视角要更加明确和清晰、虽然是跨不同学科但是故事背后要有一个主线将这些不同学科串联在一起、对案例分析对象除了肯定同时也要剖析问题,等等。两位报告老师对专家的点评进行了回应,并表示收获非常大,将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对项目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评审会结束后,与会专家们就跨学科案例开发项目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深入讨论。虽然跨学科案例开发是科研处新的立项尝试,对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成果的评估标准都在探索中。但是,从首批立项之后的项目过程管理,以及结项成果来看,该项目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管是在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方面,还是鼓励教师走向实践方面,以及在提升我校理论创新水平和教学质量、满足我校专业学位教学或高端培训的教学需求、打造“人大跨学科案例”的品牌和影响力方面,跨学科案例开发都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一项目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学校应大力扶持,各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跨学科案例开发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