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共建共治机制及其风险预判研究”开题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9.04.19

2019年4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陆益龙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共建共治机制及其风险预判研究”开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成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郭星华教授、陆益龙教授、富晓星副院长、黄家亮副院长、北京科技大学邢朝国副教授等参加开题会。

开题会封面照.jpeg.jpg

   开题会由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主持,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富晓星致辞,她首先对陆益龙教授表示祝贺,并指出该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关怀,希望陆益龙教授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为学院社会学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学科评估作出贡献。同时学院也将大力支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为课题的不断推进和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富老师.JP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富晓星致辞

陆益龙教授介绍了项目总体的设计和论证情况,从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计划以及项目的整体目标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梳理和论述。他指出,该课题基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从法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及社会治理问题,探讨共建共治机制理论以及社会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机制理论,这将对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和基层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推进本土社会学的矛盾纠纷及社会冲突的理论研究也将有重要学术价值。

陆老师.JPG

陆益龙教授介绍项目设计和论证情况

 

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作开题会发言。子课题1负责人郭星华教授结合当下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新乡绅、新乡贤等多元治理主体问题以及枫桥经验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认为当前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发、凸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今社会“人的痒点”即敏感点增多,过去大家都觉得“不是事”的事,现在却常常纠缠不放。这表明社会成员的“容忍度”在降低,矛盾纠纷也就增多。他指出,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矛盾纠纷,仅靠法治来解决基层纠纷问题并不足够,因此共建共治的治理机制作为一个总体性的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老师.JP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郭星华教授发言

 

子课题2负责人黄家亮副院长在发言中强调,研究需要注意四个方面问题:一是空间性,他认为基层矛盾纠纷的地域差异很大,强调问卷数据和田野经验的结合。二是时间性,他认为考察矛盾纠纷要放在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处理好纠纷解决的传统性和现代性问题。三是机制问题。他认为对纠纷解决的探讨需要处理法治、自治和德治三者之间的关系,亦需要看到现代社会纠纷解决中的舆论机制、权威机制等问题。四是人才培养。他希望课题研究可以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主张“课堂田野化、田野课堂化”的培养模式。

黄老师.JP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发言

 

子课题3负责人邢朝国副教授主要阐述了对社会风险以及预警机制的理解。他从当下社会的热点事件出发并结合其现有研究,讨论了个体化时代的纠纷解决问题,认为纠纷的缘起、解决过程、解决的结果这一整套程序里都出现了个体化状态,社会风险的预防需要放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中,尤其是要注意互联网对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影响,注意个体化与时代性之间的关联。

邢老师.JPG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邢朝国副教授发言

 

与会专家还围绕项目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郭星华教授指出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风险预判的问题,认为建立风险测量的指标体系难度较大,建议从理论上对风险预判进行总体的探讨,尝试风险机制的理论研究。邢朝国副教授则提出此次研究需要超越传统的法社会学研究,从交叉学科的角度进行探索。

会谈现场.JPG

与会专家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项目首席专家陆益龙教授衷心感谢学院领导对本课题的大力支持,感谢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与子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同时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咨询与对策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合照.jpg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