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50项  位居全国高校榜首

发布时间:2015.06.10

610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评审结果,全国共立项3781项。我校获得立项50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27项、青年项目15项),自2003年以来第8次占居全国高校立项榜首;本年度,我校共申报140项,立项率为35.7%,再创历史新高。

2015年度高校立项榜

排序

单位

立项数

1

中国人民大学

50

2

北京大学

39

3

浙江大学

37

4

山东大学

37

5

中山大学

37

6

吉林大学

37

7

东北师范大学

35

8

厦门大学

34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3

10

郑州大学

33

11

北京师范大学

33

1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2

13

武汉大学

32

14

南京大学

32

15

东南大学

32

16

复旦大学

31

17

华中师范大学

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级别最高、分量最重的科研项目,对于学校科研发展、学科建设、团队培育、成果转化以及科研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带动和支撑学校整体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张力。

多年来,学校以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的传统优势为基础,不断细化和拓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和服务工作,在重大招标项目、成果文库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优秀期刊资助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充分释放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培育、孵化、辐射作用,项目运行实现良性发展。

2015年,科研处在总结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试行分学科组织申报培训的做法,面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分别组织单场讲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教师们——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师——的欢迎和肯定。从立项结果看,分学科申报培训对于提高申请书质量和立项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创新思路、强化服务是科研处管理工作始终秉承的宗旨。今后,我们将在科研工作综合改革思路指导下,以“全面服务”和“过程管理”为核心,通过分学科申报培训提升申报质量、通过细化过程管理加快执行进度、通过结项预评估提高成果水平,鼓励更多教师申请项目、更多教师做好项目、更多项目产出优秀成果,切实将项目竞争优势转化为学校的科研实力!

 

我校公示立项的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学院

1

建立公平可持续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研究

李珍

公共管理学院

2

雾霾的成因及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宋国君

环境学院

3

新时期组织领导力的社会结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章凯

商学院

4

刑事审判中心主义模式研究

刘计划

法学院

5

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

赵旭东

社会与人口学院

6

中国佛教制度史研究

温金玉

哲学院

7

先秦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

徐正英

文学院

8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传播与公共外交思想研究

钟新

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