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1
来源:《经济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李芳华 张阳阳 郑新业(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保护部等机构重要课题,对能源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有专业见解。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评估了"十三五"精准扶贫新政策对贫困户劳动收入和劳动供给的短期影响,并讨论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新政策:(1)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劳动收入;(2)2016—2018年劳动收入效应的主要来源由劳动时间增加转向劳动生产率提升;(3)在前期对男性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大于女性,不过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带动女性参与劳动的潜力更大。机制分析表明,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是贫困户劳动供给增加的主要渠道,而光伏扶贫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呈现负激励,削弱了其他政策的减贫效果。微观数据评估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新政策总体上增加了贫困户的劳动供给和收入,具体政策的减贫效果存在差异。这些发现对优化扶贫政策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