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8
来源:《经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岳希明
作者简介:
岳希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收入分配、农村贫困、地方财政、国民经济核算。
论文摘要:
本文从方法论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探讨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在缩小收入差距上的效率表现。方法论部分,出于可分解性和具有经济学含义的考虑,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再分配非效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排序改变和累进性偏离两项。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利用卢森堡微观收入数据库(LIS)及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对44个国家的估计结果显示,样本国家再分配非效率的均值为0.5493(即54.93%),且国别差异较大,其中0.2658来自排序改变,0.2835来自累进性偏离。一方面,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再分配效率的实际表现仅为最优水平的45.07%;另一方面,在导致再分配效率不足的两个源泉中,排序改变和累进性偏离同等重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各国再分配非效率程度和累进性偏离与人均GDP对数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排序改变项与人均GDP对数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调整结构促使再分配效率不断向最优水平接近,资金分配要在进一步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排序的改变。作为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强调探讨各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并提醒研究者注意累进性与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再分配效率之间的复杂关系。